沒有人會沖著降價去上學!
無論是經營小學還是幼兒園,一定要弄明白怎么能讓學校質量越來越好。我曾經見過很多招生培訓課程,比如說教你怎么招生,教你怎么打造團隊等等……你會發現那些招生話術也好,那些招生的策略和技巧也好,在學校里有用嗎?好像沒什么用處。因為,沒有人會沖著降價去上學!他(她)的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,這對家長來說是最珍貴的成本。真正是沖著活動來報名的,其實都是低值易耗品、快消品。
幼兒園是快消品嗎?當然不是!在幼兒的培養層面來,還是一個家庭的重要“奢侈品”。孩子的成長是很“奢侈”的事,所以真正的幼兒園靠的是口碑,靠的是學校的質量。
怎么樣把幼兒園越做越好?怎么把幼兒園的質量提高?怎么做好真正的教育研究?
這是我們該做的事,所以其實我很大的精力都在幸福教育研究院。除此以外,我們成立了陽光雨露學院。這個行業里面最大的問題就是“人的問題”。你解決不完人的問題,今天這個老師那樣了,明天那個老師又怎么樣了,有時你覺得某個老師做得不夠好,你還沒跟人家談話,人家炒你魷魚了!
怎么解決這些問題?我知道幼兒園長難做。其實不是園長們不懂得管理團隊的方法,而是園長只是一個人,而一個人根本不夠用。
從現在到2020年還有240萬幼兒教師的“缺口”
我們都知道幼兒園從2009年的138,000所到17年底的256,000所,十年的時間不到,增長了一倍。但是幼兒教師的缺口,基本上從現在開始到2020年還缺240萬幼兒教師。所以在人才市場里面,不是買方市場,而是賣方市場。你有沒有發現過,某個你很看不上的老師,甚至被你開掉的,人家說不定換個園所,還官升一級!
我們經常遇到這事,你看不上的班主任,你給他弄走了,結果人家跳到另外一個園所里面當園長去了。有這種感受嗎?就是因為這個行業缺口太大。缺口太大的原因是什么?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不夠。那幼兒老師就一定要是學前教育專業嗎?
我不是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的,我們的很多園長都不是。但是并不妨礙我們成為優秀的幼兒老師。放寬視野看一下,師范類的學校,其實全世界都很少。除了中國使用師范類的院校大量的培養老師,其他的國家大部分都是完成本科階段的教育后,再去進修心理學和教育學,然后就能拿到教師資格證,所以能不能勝任老師,不在于是什么專業,而在于能不能拿到教師資格證。
我們認為這是關鍵所在,所以陽光雨露學院做了一件很大的事,就是把各種專業的本科生導流到學前教育領域里來,對他們進行心理學和教育學的培訓,幫助他們拿到教師資格證,成為一個優秀的學前教育領域的老師。
現在我已經與當初的老師身份越來越不一樣了。但是依然在做教育,我們一以貫之地在做一件事兒——怎么樣能夠讓更多的家庭享受到更好的教育!而在這個過程中,我自己的成長也經歷了蠻大的一個變化。
創業時也就是我的第二階段,當我鼓起勇氣,辭掉工作,把自己從一個全市最好的小學校長變成一個只有800平方米,只能招90個孩子的民辦幼兒園園長的時候,這期間又經歷了些什么?
一直到第三個階段,多年后,當我把幼兒園的經營和管理做得日臻完善的時候,我們又在琢磨怎么給幼兒園做更好的匹配和配套,能夠讓我們的幼兒園越來越好,質量越來越高,孩子的成長越來越如我們所愿,這就是一個園長的成長的經歷。
我不知道聽到這里大家有沒有什么想法或者思考?
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
的確很多產品可以給幼兒園降低管理成本,或者提升管理效率的。而一個人的成長,很核心的一個點,不在于你能學到什么,而在于你能發現什么問題,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。
很大程度上,我們成長受到障礙,就是我們一直處在等待的狀態,等什么?等結果,等別人給我們。我可以告訴老師們,第一,很多事情是沒有答案的;第二,即使有答案,這個答案放在我身上合適,放在你身上也不一定合適。大部分人都會經歷過這樣的一種體驗,就是為了促進招生,就去專門找了一個很火的講招生的培訓班,聽完了以后如獲至寶,回來以后就使用,但是招生更好了嗎?沒有!
第二年是依然遇到招生的問題,所以直接輸入這種技術和方法,其實都是一時的,甚至是無效的。這就是今天我這個分享比較難講的原因,我需要給大家直接的方法和技術。
我告訴大家,也許你當時聽完以后,覺得徐老師講的很好,接地氣,很實在,哪都能用。但是,明年你還得接著提,解決不了你的問題。另一方面,如果我不講這些東西,大家可能又覺得,講了一堆的理論沒什么用……
這就是需要我們自己改變的地方。
一個人的成長在很大程度上——選擇大于努力
做教育的人首先就應該是一個教育的研究者,一個問題的發現者,然后嘗試自己去解決問題。這也是我沒有辦法拿一個園長——陽光雨露體系里任何一個園長的成長經歷來分享的原因。雖然,我們系統內有大概有一百多位非常優秀的杰出的園長,但是,我怕某一個個體的經驗,會被當成一種單向度的模式,而這種習慣是我們教育最大的悲哀。前幾年,大家一窩蜂的都去學蒙特索利,然后再一窩蜂的都去學華德福,然后再到今天的瑞吉歐,總而言之,哪熱學哪兒。
大家沒有真正的想過——我們到底需要的是什么?回到剛才我們談到的這個話題,每一個人的成長其實很大程度上選擇大于努力。我把這句話再說一遍。這句話其實是說給在座的所有學前教育領域的投資人的——選擇大于努力。
如果你花在培養園長身上的功夫,要比選園長身上的功夫多,基本上是不成功的?;蛘呶覔Q一種方式表達更好理解一些,時間是最公平的東西,你在哪個地方用的時間最多,哪個地方通常會最見效。
在選人上下功夫,比在用人上下功夫有效得多
作為一名早教領域的投資人,選人花的功夫多,還是培養人花的多?就像你選了一棵樹,看都沒看這是棵什么樹,就希望它能夠長成一棵香樟,拼命澆水,拼命施肥,但是樹就是不長。結果有朝一日,你發現開了一樹花——桃花!這個時候你才會發現,原來我選了一棵桃樹。
那么怎么管理團隊呢?你在選團隊的時候花了功夫了嗎?
大部分情況下是下的功夫遠遠不夠。有時候急著用人的,就想:“這個人畢竟是幼師畢業,原來在哪兒干過,來吧,來吧?!焙薏坏靡妭€人都拉進來,來了以后你會發現,這也要教,那也要教,教來教去,花了一大堆的功夫,結果他(她)走了。所以要在選人上下功夫,比你在用人上下功夫有效得多。:
人都是要成長的,都是要進步的,他(她)來了以后你讓他(她)做什么事都愿意,又勤奮又迅速,是因為他(她)還有夢想。但是做了幾年以后,當他(她)發現離夢想越來越遠的時候,就對這個崗位越來越沒有信心了。
你要知道他(她)的夢想是什么,你怎么幫助他(她)去實現夢想?,F在的年輕人有多少是奔著錢來當幼兒老師的?你給的薪水很多嗎?所以其實真正能進入到這個行業的人都是特別有愛心、特別愿意去獲取事業上成就感的人。
很多單體園的投資人,自己既是投資人,也兼園長,辛辛苦苦一年又一年,累的要死,一算賬,沒掙幾個錢,干不干?接著干!所以這個行業里的人最值得我們尊重,很多都是因為愛留在這個行業里,那么他們也需要有成就感,成就感不是來自于金錢。你不可能今天跟他發3000,到明年給他發4000,后年發5000,大后年發6000。你沒有辦法,因為你的成本控制了你。
說到班主任,也可以分成剛上任的菜鳥班主任和資深班主任,不同的等級,那么等級越多的時候,前進的這種動力越強,就會知道要往哪個方向去發展。這個人管理方面好,可能走管理線,專業好,可以走專業線,能夠做一個資深的教研員,當他(她)在這個行業里成為一個名師的時候,其實他們也很有成就感。但是現在的問題是——問問你自己,你有沒有給你自己做過一張這樣的圖? (注:指職業成長規劃圖)
如果你還不是園長,那么你是有目標的,你希望成為園長。那些已經成為園長的人,你的目標是什么?
“我”是一切的根源
關于幼兒園成長之道,其實我就想說三句話:
第一句話——我是一切的根源。
你有沒有想過“你”比別人更重要?
作為一名園長,先甭關注你的團隊,你也先甭關注你的園所,多關注關注你自己。你成長了,你的團隊自然跟著成長。你好了,你的園所一樣會好。你有發展,你的園所不發展都是不可能的。
你有沒有發現你的團隊,今天這個老師請假了,明天那個老師跳槽了,你很疲憊很生氣,回過頭來想想,其實全是你的問題。為什么?人是你挑的吧?也是你帶著,要么你瞎了眼,要么你沒帶好。不還都是你的問題?
怎樣有效地談工資?
所以把關注別人的精力和心思放在自己身上。老師跟你談薪資說:我覺得掙得少了,你應該多給我點。你怎么解決?
你自己把薪資體系弄懂了嗎?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,你們園所能拿出多少錢來發工資?比如一個三線城市的幼兒園,每個月的月發工資在16萬左右。
這個16萬怎么來的?很多園所這樣計算:別的幼兒園發多少錢,我覺得我應該比他高,或者應該比他怎么樣,這樣正確嗎?
一個世界500強的企業,人力成本不會超過它總體營收的40%。假如說你一個幼兒園一年的收入是1000萬,你拿來發工資的錢是多少?不會超過400萬。那么在不超過400萬的情況下,作為一個園長就得琢磨了,這400萬直接就給他發了嗎?比如說30個人,一個人平均多少錢?平均一個月多少錢?
你要不要發月工資?要不要發一些福利?還要有社保、五險一金、必要的培訓…… 年底要不要給獎金?所以你會發現工資分為月工資、培訓津貼、福利、獎金,分了四塊了,每一塊各自占多少比例?是不是也要算一下?月工資是不是要占個大頭?到年終獎金的時候,你要讓人家有錢回家過年,那他這個獎金大概是月工資的一倍還是兩倍?
是不是都要提前做好測算?你會發現,你每個月能發給他(她)的薪資是不是相對固定的數字,你就知道這個錢是怎么來的?你自己清楚了,你就可以講給你的伙伴們聽?你就把你的實際的情況告訴所有的小伙伴,那他(她)也會算他自己的工資是怎樣組成的,也就不會盲目跟你提一些要求,在公開平等原則下,人都會理解,都會清楚。
所以你會發現是誰的問題?還是你沒把這個事搞清楚—— 我是一切的根源。
幼兒園的成本“模型”?幼兒園暴利嗎?
有沒有過這樣的情況,發現園所里某個員工提了個問題,“這個人怎么這么多事,把他(她)給解決掉!”我們不是在解決問題,我們是在解決提出問題的人。你把這個人解決了,你的問題就沒了嗎?還一樣存在。
所以我們需要去了解什么是薪酬架構。為什么我談到40%,不是拍腦子說的,你想一想,幼兒園的最高的成本就兩塊:一塊是人工,一塊是房租。
房租占比例多少?占整個營收的比例有多少?10%左右?恭喜還是有利潤的;
如果房租的成本超過總收入的20%,基本上這個園所可以賣了。所以為什么有的園所干的辛辛苦苦,孩子爆滿,教學質量也非常好,一年比一年火爆,但是一年比一年欠債多,就是不賺錢?
因為沒有把一個園所管理的基本的邏輯和數據弄清楚。想一想其他幼兒園的日常的開支——伙食差不多要在15%左右了,其他各種雜項支出也基本在10%左右,這就25%了。再加上20%的房租成本,45%了;再加上40%的人工成本,85%了!利潤能有多少?
所以幼兒園真是個暴利行業嗎?不是。剛才計算剩下的錢都還沒交稅,剩下的15%再交稅。增值稅6%,企業所得稅25%,這就已經31%了。
我們經常也會去全國各地招標,一開標,中標的那個房子價格上去了,如果這樣,我們就不參與了。為什么?就從這個數據上理性判斷,遲早得轉讓,盈利沒有可能。
選人的標準和談薪資的方法
所以這是我跟大家分享的第一句話,每一個問題的出現,你首先要想到的不是別人怎么樣,而是你自己還有什么問題!然后把自己的問題解決掉。
舉個例子,一個人你培養了很久,就是不能勝任,那你就得琢磨他為什么不能勝任,你就知道你選人的時候選錯了。你需要思考要選什么樣的人?把這個答案列出來,把你要選什么樣的人,一條一條的列。
然后再想一想,你園所里邊,你認為干得好的,特別喜歡的那幾個人是不是符合這幾條特征?把他們的特征列出來,跟你想要的特征一重合,就知道這就是你選人的標準。
有了理性客觀的標準,以后就不會遇到費了很大勁,都培養不出來人的情況。這個問題就這樣愉快地解決了。
再舉一個例子,有人跟你談薪資,他(她)覺得有問題,然后你就把你的測算講給他聽,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你梳理的過程,也是他梳理的過程;如果他跟你談薪資,你也不知道該不該給他漲,該漲多少合適。這樣你就知道,不是他有問題他太愛錢了,而是你有問題,你沒有把薪資結構搞清楚。
如果你把薪資結構搞清楚了,是不是所有的薪資問題都解決了?所以你會發現我是一切的根源!甭惦記著怎么搞定家長。先惦記著怎么搞定自己!
你好了,所有的家長都會被你的人格魅力所折服。所以這個觀點我希望幼兒園長們多心疼心疼自己,更多地關注自己的發展。